市方志办向全国推广南宁市地方志工作经验
- 来源 :
- 作者 : 李康 梁坤
- 浏览 : 404 人次
2019年10月13日至19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19年第二期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在山东济宁举办。全国各省、市、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系统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出版社部分处级干部等130余人参加培训。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受邀在培训班上讲授《南宁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向全国地方志工作者介绍南宁经验。近年来,市方志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其作法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肯定,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此次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的地级市。
一、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要有坚定的“政治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要有自觉的“站位意识”,站在讲政治、守全局的高度把握形势、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跳出个人和部门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明确的“党建引领”意识,认真履行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执纪问责主体责任、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要有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自觉,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地情信息参考,为部委办局提供地情信息咨询,为市民供地情信息服务,全力完成定点帮扶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
二、树牢方志情怀,将地方志作为事业来推进
要深入其中,把握事业发展规律,早日成为地方志业务的行家里手;置身事外,突破思维定式,勤于发现、善于解决制约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瓶颈问题,发挥好“头雁”作用;君子好逑,能干事创业担当,养成对地方志事业执着的兴趣和爱好。
三、追求卓越一流,对历史对实践对人民负责
南宁市坚持质量第一,弘扬工匠精神,做好全流程质量控制,遵循地方志编修规范,磨砺市县志编修,打造“南宁年鉴精品群”,创新年鉴篇目框架。构建一流的地方志人才队伍,调整修志人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以老带新,开展团队学习讨论,用实践磨炼、提高修志人员素质,培养政治素养、理论功底、业务水平、地情行家“四位一体”地方志英才。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如搭建志鉴编纂平台使年鉴编修从8个月缩短到3个月,提高工作效率;运用拿来主义,学习先进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集成创新,善于利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做好数据库建设、志鉴编纂平台建设、《南宁通史》编修。推进依法治志,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破解地方志发展难题,制定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实施地方志行政执法检查、地方志督查,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市级绩效考评体系,有效推进地方志工作科学健康发展。
四、科学统筹规划,实现地方志事业“十业并举”
南宁市地方志工作重点突破,补齐短板,实现“十业并举”(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史)高质量发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连续性;科学总结第一、第二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为第三轮修志积累资料,并开展第三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顶层设计。未雨绸缪,把握地方志事业发展前景,着力抓好地方志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南宁“智慧方志”项目“一库两网两平台”(地情资料全文数据库,南宁地情网、南宁数字方志馆,“方志南宁”微信公众号、“方志南宁”APP),打造智能志鉴编纂平台,使用“方志南宁”企业微信实施打卡考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