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 来源 : 市方志办
- 作者 :
- 浏览 : 33 人次
2019年,市方志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落实强首府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稳步推进地方志事业“十业并举”(志、鉴、库、馆、网、用、刊、学、研、史)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质量完成2019年工作任务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1.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工作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9月17日,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坚持读原著悟原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等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职责使命”“守初心、持恒心、强信心”“党史、新中国史专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学先进找差距、受警示存戒惧”5个专题学习研讨,学习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黄大年、黄文秀、张富清先进事迹,以及党史、新中国史等??棺ㄌ獾餮?,走访县区地方志办和定点帮扶贫困村;10月28日,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形成研究成果3个,提出推进脱贫攻坚、区县志鉴编修“两全目标”实现、地方志“十业并举”高质量发展等对策措施。查摆、收集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22条、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23条,从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5个方面整理列出班子检视问题清单1份、班子成员检视问题清单2份,制定整改措施及整改期限。组织查摆检视剖析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查摆问题13个。11月18日,召开专题会议整治办文办事工作不实作风,深刻剖析典型案例,责成责任人员严肃检讨和深刻反思。开展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部署的“8+3+2”专项整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问题,出台或即将出台《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或方案10个。计划12月5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检视反思和党性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2月10日,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2.资政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地情信息,向市委信息办报送信息22条被采用3条(其中自治区党委采用2条),向市政府信息办报送信息18条被采用8条(其中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采用1条),完成全年信息报送任务。参与《南宁市政协志(1950—2000)》编写提纲和初稿评审;派员参加市规划局《南宁市历史文化街区?;す婊纷易裳?、市市场监管局商标品牌工作推进会、市商务局“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调研会、南宁电视台十集纪录片《邕江》审看会、市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办“南宁老友粉”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工作协调会等会议18次,提出意见建议;为市自然资源局编制《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治理那考河、沙江河上游流域项目,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查询南宁历史人物等提供地情资料,发挥资政辅治作用。截至12月2日,南宁地情网点击量378万次、同比增长48.34%,累计点击量1160万次,在广西同类网站中名列前茅。
3.齐心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定点帮扶村宾阳县甘棠镇八德村2017年已整村脱贫。年内脱贫9户25人,累计脱贫97户371人,未脱贫3户10人,贫困发生率0.56%。办党组讨论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等议题4次,为贫困村脱贫谋篇布局;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开展扶贫调研、走访慰问8次,11月增派3名驻村工作队员支援脱贫攻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养猪场、林业综合服务、田螺养殖基地、香杉产业示范园4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20万元。香杉产业示范园列入市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总投资45万元,争取扶贫资金约50万元,完成香杉苗种植100亩2.53万株,预计产值100万元;支持扶贫经费2万元用于示范园建设,组织全体职工参与香杉苗种植,身体力行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21户贫困户参与管护,年人均增收1300元。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31人,享受雨露计划补助7人,无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村参合率98.23%??⒐と胱∥7看媪?户。办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人;办理低保59户155人;农业补贴378户;产业奖补项目90个,奖补金额16.78万元。协助各部门投资204万元完成道路硬化建设;投资355万元完成8个自然村人饮提升工程。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保持自治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三星级”党组织荣誉。
(二)从严治党、忠诚担当,落实党组主体责任
1.求真务实,加强党建引领。印发《党组2019年党建工作计划要点》,分解落实责任,提出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思想建设方面:开展中心组学习6次、党员活动日活动11次、主题党课4次,研究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9次,组织全办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开展“书记领航”“做模范党员 创红旗支部”活动,学习黄大年、黄文秀先进事迹。落实“八桂先锋”“绿城党旗红”“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等专项工作,开展学习强国、南宁“两学一做”网上党校学习。组织建设方面:有计划、按步骤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定期进行考察,列为发展对象1人;与玉泉社区履行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结对共建,开展学雷锋、垃圾分类、扫黑除恶、建设平安社区等活动。
2.严守底线,筑牢廉政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和市纪委的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上级关于反腐倡廉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与三月三、五一与端午、中秋节、国庆节等廉政督促检查5次。办党组与市政府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责任书”、与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办党组、党组成员分别制定责任清单并公示??埂八匠倒?、领导干部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等专项治理4次,严格按照市纪委监委工作要求完成自查。配合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参加纪检组会议3次。观看《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典型案件警示录》《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区县水利系统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等反腐纪录片,建设机关廉政长廊,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年内无违纪违规案件发生。
3.执纪问责,压实责任担当。严格落实《中共南宁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工作规则》和制度汇编,党组会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均邀请派驻纪检组与会监督,纪检组派员参加6次,会议纪要报备派驻纪检组11份;在公告栏、企业微信公示重要工作动态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落实网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预决算公开;强化经常性提醒,与干部职工进行谈心谈话。加大力度整治“庸懒散拖”,继续执行“重要业务工作未按要求完成的,年度考核不称职”的规定,对部分干部业务进度较慢现象提出严厉批评并要求作出检讨。严肃整治办文办事工作不实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考勤工作的通知》,实行“企业微信”上下班打卡制度,大幅减少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现象。
4.正确导向,把好意识形态。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无意识形态问题发生。严格把好《南宁市志(1991—2005)》《南宁年鉴2019》《南宁新百年图录(2011—2015)》《南宁地情手册2019》等出版刊物的政治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的舆论导向,派员至市委信息办跟班学习,落实专人收集社会舆情;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切实做好网络公开信息审查。
(三)严把质量、精益求精,“十业并举”优质发展
1.发扬工匠精神,坚持志书进度服从质量。4月,完成5卷本700万字《南宁市志(1991—2005)》印刷出版;10月,赠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志各承编单位等500多套。强化地方志业务指导,派专家至区县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志书编修8次;指导《横县志(1986—2005)》进行出版前打磨精加工,严把出版前质量关,4月通过出版社审查进入出版程序;组织精干力量指导《上林县志(1986—2005)》《马山县志(1986—2005)》审查验收后修改完善,10月派专家参与《南宁市兴宁区志》审查验收,从篇目框架、资料内容、志书体例、行文规范等方面进行评审和修改,通过审查验收。率先启动市志基本篇目框架研究,总结第一、第二轮修志经验与教训,做好顶层设计;启动第三轮修志试点,起草试点工作方案获市地方志编委会同意,确定市本级、良庆区、隆安县为试点,出台《南宁市推进第三轮地方志编修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试点重点和要求;市本级完成续修、重修两部市志基本篇目框架,组织集中讨论10余次;指导良庆区、隆安县开展试点工作。完成2017年地方志资料年报审查,2018年资料审查71份,根据机构改革及资料收集情况,对地方志资料年报提纲和编写要求进行调整和梳理;7月,举办全市地方志资料年报编写培训1期。
2.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南宁年鉴精品群质量。3月,按照“五位一体”内容完善年鉴框架;6月,首次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再次组织篇目框架修改,完成初稿;7月,开展为期1周的年鉴集中打磨,报方志出版社审查,派员参加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篇目修改讨论会,按全国专家对篇目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组织修改,组织自治区专家评审并修改;9月,将稿件返各单位审核,按单位返回意见组织修改;10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织精品年鉴审查,按审查意见修改再次上报。创新实施网络年鉴,印发《南宁网络年鉴2019》编修方案,实现当月编纂、实时发布,年鉴编纂时效性大大提高。加强区县年鉴编纂质量要求,继续开展区县年鉴篇目框架研讨会,完善各区县年鉴篇目框架;创新培训方式,进行区县年鉴编辑人员轮训,现场实操、以练促学,培训86人;到区县实地开展年鉴指导、检查14次,督促区县年鉴编纂进度;指导《隆安年鉴》申报广西精品年鉴工程并完成专家意见修改。派员参加第二十次全国地州区县年鉴研讨会等全国、自治区级培训班4次。
3.优化“智慧方志”,信息化水平再上台阶?!爸腔鄯街尽比〉贸醪匠晒Γ掳婺夏厍橥艿角囗?,截至12月2日,点击量378万次,累计点击量1160万次,更新信息693条(篇),志鉴动态信息60条、其他信息459条、一周大事234条。上线广西地方志系统首个智能志鉴编纂平台,实现《南宁年鉴2019》《南宁网络年鉴2019》在线实时编纂,优化编纂平台功能。上线运行南宁虚拟方志馆,反映各区县概貌、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特色等8个板块?!胺街灸夏蔽⑿殴诤琶抗ぷ魅胀平?条南宁地情资讯。扩充地情全文数据库,投资19万元收集全国获奖志书、西南地区精品志书和广西地区家谱电子版1622册,总收录近4000册。
4.丰富馆藏资料,方志馆建设进一步完善??狗街竟菡钩虑捌诠ぷ鳎蟹街竟莶颊钩铝写蟾俪醺灞嘈?,邀请有丰富经验和先进理念的设计公司参与地情展厅设计。建设开放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完成图书上架、电子阅览室电脑安装,完成方志馆WiFi全覆盖。归类整理馆藏书库,入库二轮市志3000套。
5.利用地情资源,地方志事业注入活力。7月,出版《南宁地情手册2019》。10月,出版《南宁新百年图录2011—2015》。在玉泉社区开展“地情进社区”暨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发放《南宁年鉴2018》《南宁地情手册2018》90多本;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宾阳县甘棠镇八德小学开展“方志进校园”活动,赠送地情手册120册、年鉴25本和价值约6000元的学习用品。
6.办好方志期刊,理论研究水平提升。按季度出版《南宁方志》内部期刊3期,每期各科室发表1篇论文、区县志办发表1篇论文和1篇工作信息,结合主题教育提高期刊文章质量,制定整改方案,细化编辑部职责分工,规范期刊编审校流程。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邀请,派员参加第三届全国年鉴论坛,王德宾主任为2019年第二期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学员授课,向全国推广南宁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7.力求精雕细琢,打造地方史著作。《南宁通史》(240万字)正在中华书局进行三审三校,联系广西师范大学编写组进行审核修改。派专家协助市革命老区发展促进会指导《南宁市革命老区县发展史》编修,参加编纂工作武鸣现场会。4月,参与市乡村办组织的南宁市村史村志联合评审,评审村史村志300部。
(四)细针密缕、克尽厥职,行政管理稳中有进
1.彻上彻下,完成机构改革部署。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做好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转变,重新制定“三定方案”,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安排,原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政府办公室,列为公益一类南宁市政府直属相当正处级事业单位。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研究地方志工作机构改革后地方志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之策,形成专题报告上报自治区地方志办,以全新机构、职能和精神面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2.注重效率,优质完成行政事务。继续开展地方志行政执法检查及地方志绩效考评工作,推进依法治志??故泄芨刹俊⒖萍都捌湟韵赂刹恐肮つ甓瓤己思敖崩瓯?。公开 2018年部门决算、2019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编制2020年部门预算及中期财政规划。完善政务公开,完成政府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做好档案工作,年度检查获评优秀。慰问离退休老同志3人次,做好离世老同志的善后工作。组织参加自治区地方志系统运动会,气排球、拖拉机比赛项目获第一名。完成网络学院远程培训、自主选学培训,派员参加全国级别业务培训会22人次、自治区志办桂志文化讲堂4次、广西地方志系统主任培训班3人次,参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全国地方志业务培训8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明年是全国规划二轮志书收官之年,区县仍有三部志书尚未出版,时间紧、任务重;二是《南宁方志》期刊质量有待提升,发表文章质量审校制度有待完善;三是部分干部职工“庸懒散浮拖”未彻底解决,部分干部职工工作效率低、作风不实,办文办事拖拉现象时有发生。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国志鉴编修“两全目标”实现和全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突破之年。我办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南宁市“两全目标”按期保质完成,推进全市地方志事业“十业并举”高质量发展上水平。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机关党的建设,推进机关支部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打造地方志党建品牌和党建亮点,进一步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发展新党员1~2名。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文件、规章和制度的学习,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强化执纪问责,继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庸懒散虚假浮”“不作为、不能为、不善为、不敢为”等问题,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地方志队伍;筑牢意识形态的思想防线,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把握社会舆论主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杜绝错误思想言论传播。
(三)完成第三轮修志试点工作,组织完成市本级续修、重修市志两套篇目评议评审,指导良庆区、隆安县按时高质完成试点任务,总结经验,形成制度、意见和方案,开展资料收集和资料长编编写培训,适时启动全市第三轮地方志编修顶层设计。联系指导兴宁区、上林县、马山县,加紧区县志编纂进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完成二轮修志任务。启动新《南宁简志》编修。
(四)继续打造“南宁年鉴精品群”。进一步优化年鉴的篇目框架,完成《南宁年鉴2020》出版,完成《南宁网络年鉴2020》编修,提升网络年鉴编纂质量,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继续实施区县年鉴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区县年鉴框架审查和年鉴编辑人员轮训,加强对进度落后区县的督促、指导,确保区县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卷,当年公开出版”的基础上质量有较大提升。
(五)强化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做好网站日常运行维护,确保志鉴编纂平台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南宁地情网的公众知晓度和利用率;扩充地情数据库资源,优化南宁地情网、南宁数字方志馆,充实微信公众号、“方志南宁APP”栏目内容;完善智能志鉴编纂平台,实现志鉴编纂网络化、智能化。
(六)做好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继续开展“方志进校园”系列活动,向相关学校赠送地情书籍,宣传地情知识;为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以及广大市民提供地情信息服务,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政府网站普查工作,加大信息上报广西地情网和中国地方志网的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地情信息咨询和决策建议。
(七)完善方志馆建设。组织开展方志馆布展陈列的规划和设计,完成展陈项目立项及前期规划设计;开展馆藏文献收集,做好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及馆藏书库的日常管理。
(八)强化地方志理论研究。落实《南宁方志》质量审查制度,提高发表文章质量;每季度出版内部期刊《南宁方志》,每期各科室发表1篇论文、区县志办发表1篇论文和1篇工作信息,扩大优秀理论文章征集范围;组织地方志理论研究攻关,加强团队合作,力争地方志理论文章公开发表有新突破;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地方志理论研究交流活动。
(九)加强资料年报的征集和审查。举办1期资料年报编写培训班,开展地方志资料收集整理、卡片制作培训。
(十)推进地方史地情书编修。协调出版社及编写组做好相关工作,力争通过重大选题备案(报国家有关部门重大选题备案工作时间不可控),并按照备案意见完成书稿修改后4个月内出版《南宁通史》;待出版社与编写组完成通史全部书稿的修订任务后,协调编写组编写《南宁简史》。推进有条件的区县编修区县通史或简史。
(十一)加强地方志业务指导。认真开展区县和市直部门的地方志绩效考评,配合市政府办公室做好地方志行政执法检查。
(十二)继续做好行政、妇联、工会、老干部等综合事务。
(十三)攻坚克难,巩固脱贫成果,决胜定点帮扶村宾阳县甘棠镇八德村全面脱贫。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2019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