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在全国方志文化村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 来源 : 市方志办
- 作者 : 姚兰
- 浏览 : 0 人次
2024年10月10日,由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山市委市政府承办的方志文化村建设现场会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举行。全国部分省市县地方志工作机构领导和代表,以及浙江省各市及部分典型县(市、区)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四清,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纪检组组长、副主任朱旭尧,衢州市委副书记、社工部部长、政法委书记杜兴林,浙江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郑金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徐健,江山市领导朱素芳、杨君、毛香水、周浩淼等参加。
陈文学在开幕式上表示,自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启动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地方志工作向基层延伸,编修规模显著增长,志书品类趋于完备,社会影响持续攀升。白沙村作为一个移民安置村,因修志凝聚民心,促进乡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是方志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发展的成功典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推动方志文化向乡村延伸,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自觉,是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方志文化建设,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要主动融入大局,以方志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要注重统筹规划,积极推动镇村志编修;要加强数字化建设,创新镇村志编修形式;要加大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建设方志文化阵地。
会上,南宁市作为全国八个先进典型之一,由市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汉锋作村志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介绍南宁市在提高政治站位统筹编修、选树典型示范带动编修、调研指导督促推动编修、创新成果转化激励编修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编修镇村志,把修志工作向基层延伸,记载地域文化和乡村历史,留住乡情,抢救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镇村志编修,把镇村志编修作为助力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24年以来,为推进实施平陆运河沿线史志文化工程,市政府办组织召开了横州市新福镇新福社区、平塘村志书编修和村史馆建设协调会;市方志办相继制定印发《关于推进镇村志编修的指导意见》《南宁市县(市、区)镇村志编修指导工作方案》,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准确掌握全市12个县(市、区)在编村志、计划编修或具有培育潜力的镇村情况。截至日前,《登秀志》实现内部出版,《宁寿村史》基本完成编修,《新福社区志》《平塘村志》《刚德村志》《小石村志》《慕村志》《刘圩村志》《蔡村志》《邓柳村志》《旧陆斡村志》《腾翔古圩志》《板欧村志》《那桐社区志》《雁江古镇志》《那重村志》《那良村志》等一批新镇村志正在稳步推进编修。市方志办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持续高质高效推进村志编修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作出南宁方志人应有的贡献。
2024年10月10日,市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黄汉锋代表南宁市,在全国方志文化村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卢景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