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免费全国空降app下载,600快餐2个小时qq,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
走进邕城,
为您展开山清水秀的城市画卷

十天内自动登录

X

请输入用户名

6-16位字符,可包含数字、字母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已阅读 《南宁数字方志馆用户协议》

X
X

60s后重新发送

X

恭喜您,密码修改成功

请牢记您所设置的新密码,4s 秒后自动跳转到平台首页

X
?
首页 > 方志南宁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返回列表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加强党对地方志事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强化党建引领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一、2021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实施强首府战略。

1.做好资政地情信息服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地情信息,向市委信息办报送信息16条,采用2条;向市政府信息办报送信息4条,采用2条(其中自治区政府办采用1条)。参加南宁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专题会议、“南宁老友粉”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南宁城市IP课题调研座谈会等,提出意见建议;为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等部门提供南宁市参加国际花园城市决赛、南宁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布展、“百年风华正茂 奋斗铸就辉煌”党史展览等地情资料和建议。接待地情咨询人员约200人,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南宁地情资料,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选派1名正科级干部任定点帮扶村宾阳县甘棠镇八德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氐匙苤Р坑氚说麓宓匙苤Р拷岫怨步ǎ斓匙樵诎说麓蹇辜灏旃?次,党组书记为八德村党员上党课1次。落实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香杉产业示范园(二期)约60亩,组织干部职工到村开展香杉树苗种植活动1次。开展春节、“七一”慰问党员群众活动2次,发放慰问金1.28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捐助活动1次,联系企业赞助资金1.50万元,干部职工为3名困难大学生捐赠1500元;干部职工为患癌症困难村民捐款4500元。到八德小学开展“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1次。支持八德村委5000元用于开展春节文体活动。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捐“一日工资”活动,捐款2142元。

3.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部署。做好方志馆、办公室、电梯、食堂等公共场所日常消毒,坚持实行双休日、节假日和外出日常报告身体健康状况制度,利用企业微信群及时发布疫情相关通知公告。所有在职干部职工除1人因哺乳期暂缓接种疫苗外,均已完成接种,获得新冠肺炎疫苗应接尽接标识;组织完成免疫程序半年以上的干部职工接种加强针,动员3岁~11岁的干部职工子女接种疫苗。落实会议、培训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将地方志业务培训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二码”联查。无违反疫情防控问题发生。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地方志事业的领导。

1.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彩。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南宁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专题学习党的百年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组成员、机关党总支委员“带头上党课”专题学习7次、“四史”专题学习3次,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网上“十场名家云直播”党课专题培训8次,邀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开展宣讲2次、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上“学党史 知敬畏”廉政专题党课1次,党员领导干部到八德村开展党史宣讲2次;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学习教育活动6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8次、“感党恩 跟党走·党史故事大家讲”活动6次;机关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摆问题、切实加强整改。在南宁地情网等网络平台开设“学党史·铭初心”专栏,宣传党的奋斗百年重大成就和党的创新理论。

2.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办党组聚焦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切实担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建设,坚决推动强首府战略、“书记引航担使命”等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办党组对照中央巡视广西、广西巡视南宁市、市委巡察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按时保质完成政治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加强思想建设,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4次、党组会学习16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组织学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到南宁市调研座谈会精神等。加强组织建设,完成党总支部、机关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换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机关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5次、支委会14次、上党课8次、党员集中学习15次,召开机关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打造党建文化墙、党员活动室;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正科级领导干部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1名,晋升四级调研员1名、四级主任科员2名;培养发展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加强制度建设,办党组出台并实施《2021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年度理论学习计划等;制定出台《大额资金使用申请和报销办法》,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大额资金使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抓好“一月一清单”重大监督事项和专项监督事项落实;办党组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开展专题党员廉政教育3次,学习纪委通报典型案件11次;开展春节、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廉政工作提醒和督促检查,开展重点工程领域腐败等专项整治,无违纪违规情况;将公车改革后原有油卡余额19078.27元退回财政国库,按照审计意见清退2018年至2019年超范围发放的编辑费、审稿费、校对费119998.24元至财政国库,给予1名中层干部党内警告处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经常性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谈心谈话,办党组成员之间谈心谈话4次、与中层干部进行提醒谈话6人次、其他干部职工2人次,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昏庸懒散拖”等问题;党组会议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均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报备会议纪要26份;落实网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主动公开文件等;成立工作监督小组,定期通报重要工作未完成情况并及时督促,1名党员年鉴编纂进度较慢经督促后按时完成任务。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办党组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2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学习教育1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严格落实《地方志出版物政治审查、保密审查制度》,梳理地方志工作中的意识形态风险点,重点把好《南宁年鉴(2021)》《南宁方志》出版和网络信息发布的政治关、保密关,防范意识形态事件发生。

3.加强党对地方志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地方志书编修、年鉴编纂、地情书出版和地方志事业“十业并举”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地方志业务工作中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始终放在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谋划第三轮修志顶层设计、《南宁年鉴》篇目框架设计与创新等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能力,体现地方志的党性和人民性。

4.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结合政治巡察、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督查检查中发现的机关党建突出问题抓实抓细整改落实。破解党建和地方志业务“两张皮”问题,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出台《党建引领促区县地方志业务发展工作方案》,组织党员业务骨干到12个县(市、区)指导第三轮修志顶层设计、年鉴2021卷编纂??购焐逃亍⒗啡宋牡厍榈餮械鹊辰ń岷系胤街疽滴裰魈馐导疃?,组织党员到上林县南陔革命旧址、马山县那马革命老区旧址等开展红色地情资源调研6次。

(三)聚焦主业精准发力,高质量完成年度业务工作。

1.科学合理编制事业发展规划。完成《南宁市地方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起草,提出未来5年全市地方志发展目标及措施;制定《南宁市第三轮修志工作方案》,开展第三轮修志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破解制约全市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2.做好第二轮修志扫尾和第三轮修志顶层设计。《马山县志(1986—2005)》《上林县志(1986—2005)》正式出版,协助百色市乐业县《乐业县志(1986—2005)》编纂和出版;目前,已报请市政府协调解决了《横县志(1986—2005)》出版经费问题。报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意印发《南宁市第三轮新方志编修顶层设计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邀请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等地方志专家和了解南宁市情况的专家学者,对首轮、第二轮《南宁市志》进行质量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为第三轮修志提供启迪。根据评审专家、承编单位对《南宁市志(2006—2025)》篇目框架提出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市志篇目。11月,举办全市第三轮修志篇目框架搭建培训班,培训市本级、县(市、区)编写人员约50人。

3.继续打造南宁年鉴精品群。高质量编纂《南宁年鉴(2021)》,7月下旬完成41个部类157.6万字初稿;11月按照出版社审查意见、承编单位反馈意见修改完善,送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并报市政府审批,12月完成出版。启动《南宁网络年鉴(2021)》编修,向市直部门及县(市、区)征集网络年鉴条目,组织编辑、完善网络年鉴内容。加大对县(市、区)年鉴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力度,组成3个业务指导小组对县(市、区)2021卷年鉴编纂进行业务指导。11月,召开全市年鉴业务培训会,培训市直单位、县(市、区)年鉴编写人员约180人。目前,《青秀年鉴(2021)》稿件返回部门核对,《横县年鉴(2021)》稿件编辑完成65%,其余区县年鉴稿件均完成编辑并送出版社审查。

4.积极推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南宁地情网更新信息约550条(篇),网站点击量超过1.9万次,累计1164.79万次;“方志南宁”微信公众号每个工作日更新1次;市方志办政府网站更新信息约260条。扩充地情全文数据库,收集周边省份第二轮志书、全国优秀获奖年鉴689册。开展“方志文化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向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团结小学、帮扶联系点宾阳县甘棠镇八德小学、五象湖社区党总支部、盛邦珑湖小区物业公司等赠送《南宁市志》《南宁年鉴》《南宁历史人物传略》160多册,宣传普及地方志文化。

5.完善方志馆建设,办好方志期刊。采购中国名镇(名村)志丛书等77套,充实馆藏书籍;归类整理馆藏书库,接收上架《南宁年鉴(2020)》等1200套。开放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现场查阅资料173人。出版《南宁方志》内部期刊4期。

6.打造地方史著作。完成《南宁通史》古代卷、近现代卷出版社二审后修改完善并报三审,当代上卷出版社已定稿,当代下卷正在进行出版社二审后修改完善。

7.提升地方志资料年报质量。修改完善2020年南宁地方志资料年报提纲60多个,印发《关于报送2020年地方志资料年报的通知》,征集2020年地方志资料年报122份。组织开展全市地方志资料年报新人培训班,培训承报单位编写人员55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市特别是县(市、区)地方志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相匹配。二是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挖掘不够深入,信息报送力度不够,信息被采用不够多。三是部分县(市、区)第三轮修志顶层设计进展较慢,年鉴编辑出版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力度。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积极主动服务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全市地方志事业“十业并举”高质量发展上新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严防疫情反弹。

(二)待自治区地方志“十四五”规划、第三轮修志方案正式出台后,修改完善《南宁市地方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南宁市第三轮修志方案》上报市政府批准印发,并组织实施。

(三)加强党对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弘扬主旋律。

(四)强化理论武装。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有新成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有新作为;组织开展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和落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新提高。

(五)加强机关支部建设,开展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创建模范机关活动,持续治理机关不实工作作风和“昏庸懒散拖”行为;深化“党建引领业务”,强化党组织对推进地方志事业的监督;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建功立业;树牢“四个一线”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和政治把关,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地方志专业人才队伍。

(六)开发好利用好地方志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政辅治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地情资源优势,主动谋划、编写高质量的资政信息,为市委、市政府、市直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地情信息服务,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提供“志”力支持。

(七)继续抓好定点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机关党支部与八德村党总支部的结对共建,巩固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制定符合实际的“先锋引领·乡村振兴”措施,推进村级党组织星级化建设,助力香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效。

(八)统筹谋划第三轮修志。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安排,待自治区启动第三轮志书编修工作后,适时启动全市第三轮志书编修工作;组织专家再度深入评审第三轮编修《南宁市志》篇目框架,开展承编单位资料收集与整理培训;启动《南宁市扶贫志》(暂定名)编纂,搭建篇目框架,组织编修培训及资料收集;指导县(市、区)第三轮修志篇目框架搭建、方案制定和人员培训,指导县(市、区)开展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修;做好资料年报的整理收集、审查完善和业务培训,为第三轮修志提前准备资料。

(九)持续打造南宁年鉴精品群。根据中央、自治区相关政策和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要求,进一步优化创新年鉴篇目框架,高质量完成《南宁年鉴(2022)》出版;编纂《南宁网络年鉴(2022)》,完善条目内容,保证框架完整、条目精准、资料详实;加大对县(市、区)年鉴框架、稿件编辑指导力度,分组检查提升县(市、区)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组织县(市、区)年鉴参加自治区年鉴精品工程评审。

(十)做好方志馆和信息化建设??埂胺街窘缜?、进校园”活动,向相关社区、学校赠送地情书籍,宣传方志文化;优化、完善、维护好南宁地情网、“方志南宁”微信公众号、APP安全稳定运行;购买相关省市志书、年鉴电子数据,进一步扩充地情全文数据库资源;探索打通市本级与县(市、区)志鉴电子书籍链接“堵点”,方便读者“一网查阅”;开展南宁典籍信息收集和馆藏文献收集,做好馆藏书库归类整理、图书上架;组织指导县(市、区)完善虚拟方志馆,完成数据更新。

(十一)加强地方志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总结首轮、第二轮修志的经验教训,组织开展第三轮修志谋篇布局和组织实施等前沿研究;办好《南宁方志》内部期刊,持续提高办刊质量,出版4期。

(十二)出版《南宁通史》古代卷,完成近现代卷、当代下卷审查修改。

(十三)配合市政府办公室做好地方志督查指导,推进党的建设、精神文明、民族团结、平安南宁、改革创新建设工作,继续做好行政、妇委会、工会、老干部、档案、保密等综合行政事务。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