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关于《南宁通史》初稿评审会的报告
- 来源 :
- 作者 :
- 浏览 : 13 人次
市政府:
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南宁通史>编纂方案》(南办发〔2012〕102号),我办在北京组织召开《南宁通史》初稿评审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南宁通史》编纂项目于2012年10月启动,历时四年,初稿(240万字)完成,编纂范围包括南宁市所辖五县七城区,时间从几万年前的远古到2014年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思想、教育、科技等方面,全书分为古代卷、近现代卷、当代上卷、当代下卷共三卷四册。
为提高编纂质量,达到广西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城市通史专著的定位,12月9日至10日,我办在北京社科博源宾馆8楼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南宁通史》初稿评审会。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高华,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庭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考古所研究员张显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原馆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庄前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政治学所研究员白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胡一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少聪,编审、高级经济师夏红兵,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赵嘉朱等九位通史及多学科研究方面的国家级知名学者为评审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廖国一等编写组成员14人、市志办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我办王德宾主任主持,评审专家对初稿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编写组成员与评审专家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流。
评审专家一致肯定《南宁通史》初稿资料详实、初具规模,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力著。地方史的研究是当前中国史学界的热点,《南宁通史》的编修开各自治区首府城市地方通史编纂之先河,丰富了西南区域史,弥补了中国史研究的不足,其历史脉络清晰、内涵丰富、构架工稳、多有创新等特点为尚未成熟的地方通史编写提供了示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南宁通史》充实了国家促进西南地区文化繁荣发展战略的内容,在资政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南宁通史》不仅彰显南宁市面对东南亚的国际地位,其若干章节更涉及到国家的领土安全、领海安全、文化安全,对保卫我国领土完整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贡献,同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评审专家从总体方面、谋篇布局、资料、文字、与中央文件精神保持一致等五方面提出修改意见,认为初稿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达到国家出版标准后,方可提交出版。编写组表示将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力求打造精品佳作。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2016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