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免费全国空降app下载,600快餐2个小时qq,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
走进邕城,
为您展开山清水秀的城市画卷

十天内自动登录

X

请输入用户名

6-16位字符,可包含数字、字母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已阅读 《南宁数字方志馆用户协议》

X
X

60s后重新发送

X

恭喜您,密码修改成功

请牢记您所设置的新密码,4s 秒后自动跳转到平台首页

X
?
首页 > 方志南宁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关于答复《2015年度南宁市市直机关公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的复函
返回列表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关于答复《2015年度南宁市市直机关公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的复函

根据《2015年度南宁市市直机关公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中“市直机关—同级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第207条“希望市志办协调好每年的重点工作?!蔽野旖旯ぷ鹘谢毓撕脱芯浚衔饧牍ぷ魇导视幸欢ú钜?。对于工作建议我们将结合实际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现将近年重点工作情况小结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办设秘书科、志书编审科、年鉴编辑科、地情信息科、馆藏资料管理科;有编制21名,在编18人(含机关后勤控制数2人),中高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2人,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10人,聘用5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长期抽调5人(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4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1人,2015年市组抽调一名科长到街道挂职)。2014年以来,市志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突出主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广西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和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着力于地方志编修“两个全面”(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实现市、区县综合年鉴全覆盖)工作,狠抓地方志的组织、指导、督查,推进全市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上新台阶,各项业务工作走在自治区地方志系统前列。2014年12月,市志办获“2012-2014年度广西地方志系统表扬集体”称号。同年10月16日广西首个市级方志馆——南宁市方志馆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10月建成。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开展专题学习,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1.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地方志工作科学化水平

严格按市委部署,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实现地方志工作与教育活动“两不误、两促进”。全力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班子引领地方志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岗位党旗红”活动,改进基层调研和服务,促使“马拉松”修志现象根本改观,解决服务县区地方志“最后一公里”问题。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杜绝公车私用,整顿超标准接待、整顿上下班及请假纪律,坚持节约资源常态化;落实“一制一岗双责”,筑牢廉政防线。

2.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组抓党建,狠抓专题教育,力促作风转变,着力于服务基层群众。向市纪委报送《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履行“一岗双责”的具体措施》。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组织、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实行票决制。完善、出台教育实践活动中梳理的制度44项,出台《公车改革方案》《公务接待管理规定》。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相关文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风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地方志业务等知识,以党课、先进事迹报告会、集中学习、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印发“四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严的作风和实干精神,破解制约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3.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

组织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打造合格党员队伍,确保修志编鉴、方志馆建设、地方志资料年报实施、《南宁通史》编修、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扶贫攻坚等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协同推进。

(二)增强方志咨政功能,全力服务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市直各部门提供决策咨询。2014年以来,每年赠送《南宁年鉴》光盘给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嘉宾,赠送《南宁年鉴》《南宁市志》给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赠送《南宁年鉴》给各级党委政府、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赠送《南宁地情手册》给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派员参加“中国水城”建设、南宁“百湖之城”湖泊名城规划、南宁—东盟园区商业街命名、中国水城建设中连通渠命名、南宁市新区(开发区)地名命名,《南宁市城区地名规划方案》审定;参与《南宁孔庙陈列设计方案》《广西孔庙》《壮乡首府魅力邕城——园林篇》《南宁市历史建筑?;す婊贰赌夏欣肺幕潜;す婊贰睹蠖湍畛铝泄荽蟾佟贰赌夏薪烦铝写蟾佟贰独ヂ毓夭┪锕莩铝写蟾佟贰赌夏泄婊莩铝写蟾佟贰赌夏胁┪锕莩铝写蟾佟?、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论证会等等。每年为《中国地方志年鉴》《广西年鉴》《广西社科年鉴》《广西市县概况》等提供地情稿件,为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台、《南宁日报》及来访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地情资料。

(三)突出重点促出精品,扎实推进地方志业务

1.加快市、县区志书编修。完成《南宁市志1991-2005》(750万字)三级评稿后修改并报自治区终审,2015年5月28日通过终审,10月市政府审定、通过终审修改方案。通过问题清单梳理、重新审定篇目、组织修改补充资料等环节,将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终审后修改,并报送自治区审查验收。至2016年9月,县区出版郊区志、江南区志、新城区志、永新区志、隆安县志、武鸣县志6部,城北区志送出版社审验,邕宁县志、宾阳县志送自治区终审,横县志、马山县志进行三级评稿,上林县志初稿完成,兴宁区志资料收集完成50%。

2.全面推进市、县区年鉴编纂。2012年起,每年5月起编辑《南宁年鉴》,10月印刷出版,编纂用时4个月,比2011年的8个月减少4个月。出台《南宁市年鉴审校规范》,《南宁年鉴》常编常新、质量稳定。《南宁年鉴2014》在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获一等奖;《南宁年鉴201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办的第八次广西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加强县区年鉴、地情书编修业务指导,全面提升县区年鉴编修质量。至2016年,12个县区年鉴率先在自治区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市、县区年鉴编修处自治区领先,多部县区年鉴获全国奖、自治区奖。其中:《青秀区年鉴2013》《西乡塘区年鉴2013》获全国二等奖,《良庆区年鉴2013》获全国三等奖;《青秀年鉴2012》获自治区三等奖,《良庆年鉴2013》《邕宁年鉴2012》获佳作奖。

3.推进地方史、地情书编修。每年6月30日前编纂出版《南宁地情手册》(约20万字,年均出版1册)。至2016年9月,完成《南宁通史》初稿(240万字),将于10月在北京组织召开《南宁通史》初稿评审;自主完成《南宁世界体操锦标赛志》(60万字)编纂,并送出版社审验。2015年1月,派出10多人参加《宾阳县志》《横县志》自治区三级评稿会。同年,参与市纪委《南宁历史人物镜鉴》一书的策划、资料收集和修改完善。

4.加快信息化建设。2012年1月委托广西大学计算机学院建设的南宁地情网开通以来,搭建志鉴编纂平台、OA办公系统,实现志鉴编纂、行政办公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志书”“年鉴”“南宁概貌”“南宁北部湾”“南宁与东盟”“街巷故事”“晓兰读城”等栏目点击率不断攀升。截至2016年9月,点击量超过191万人次,南宁地情网和武鸣、宾阳、横县、马山、上林、隆安地情网全部建成,在自治区处于领先。

5.推进地方志资料年报试点。2014年,市志办被列为自治区地方志资料年报试点单位。每年均认真组织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组成资料年报审查组,并按编写要求审查与反馈稿件完善意见,把好质量关;编印《南宁市地方志资料年报选例汇编》范本;及时与承报单位交流,加强资料编写业务指导。至2016年9月,收到2006年至2010年资料年报117份,报送率96.69%;2011年资料年报118份,报送率97.52%;2012年资料年报119份,报送率98.35%;2013年资料年报118份,报送率97.52%;2014年资料年报43份,2015年资料年报39份。为切实改变地方志行业长期存在的修志“马拉松”现象和加快下一轮南宁市志的编修奠定坚实基础。

6.全面推进南宁市方志馆建设。2014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至2016年9月,南宁市方志馆开馆前期准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馆藏征集、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办公家具采购、物业管理、经费预算等初步方案。

7. 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被定为行政执法资格主体单位;印发《南宁市地方志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南宁市实施〈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细则》;举办市地方志依法行政培训班1期,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志。

(四)统筹协调精准施策,举全办之力做好扶贫攻坚

2015年2月,投入1000元,向宾阳县甘棠镇八德村捐赠环卫垃圾桶一批;6月投入1万元,为八德村委购置办公设施一批;10月,派出6人(在职在编18人)参加全市中心工作后,增派3名工作人员与第一书记到八德村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完成入户调查、“两评议一公示”483户、信息录入和建档立卡。11月,组织干部职工捐资5000元,修建八德村马普屯扶贫路。2016年,投入8000元,支持八德村建立垃圾焚烧炉10个。至2016年6月,通过申请种养产业资金补助帮扶10户40人,通过助残、低保政策帮扶38户109人;通过助学帮扶5户16人;通过联系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助医帮扶1户4人;通过帮扶责任人提供鸡、鸭、猪苗及饲料帮扶20户61人;申请小额免息贷款38户。9月,全村32户贫困户、117人已认定脱贫,我办所负责的5户结对帮扶贫困户中,4户确定脱贫、1户正在办理申请低保手续。

总体而言,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办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成效较为显著。但仍不可避免出现疏漏,统筹、协调不到位的事情也可能发生。我们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抓好统筹协调,完善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优化程序,科学安排,力促工作效率最大化,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地情服务。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2016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