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童谣
- 来源 : 《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2011-2015)》
- 作者 :
- 浏览 : 97 人次
项目名称:白话童谣
项目名录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保护单位: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市非遗?;ぶ行模?/span>
白话童谣是白话人的民间口头文学,是白话地区儿童的文化瑰宝,主要流传于广西白话地区。广西属沿海省份,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气候湿润温热,十分宜居。
白话童谣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语言平白易懂、声韵自然活泼、句式短小生动、情意俏皮有趣、想象奇特幽默的特点。
白话童谣歌本
白话童谣具有明显的地方语言特点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是白话地区的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生长在白话地区的人一生里最早受到熏陶的启蒙文学。白话童谣有丰富的内容和极具个性的特征,对研究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看,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宝贵的民族记忆。
近几年白话童谣资料已得到较为丰富的收集和整理。现在也已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は钅?,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但目前白话童谣仍处于濒危局面,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不再用白话童谣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传统童谣正在逐渐消失,传承出现了断代的现象。同时,大量的白话童谣书籍流失,其储存量大大减少,亟须抢救和保护。
白话童谣的历史渊源
白话童谣产生的具体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童谣以语言为基础,有语言就会有童谣,白话童谣是在白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与白话的发展历史相近。白话是成熟于晚唐西江土著乌浒——俚僚(现壮族祖先)消融于汉族时候的一种语言,是中古汉语与西江土著语结合的产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这批人和广西最早的开拓者壮族先民融合,形成如今使用粤语的先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以后珠江流域广西和广东居民密切沿江运输、贸易往来,急需在两广、骆越民族间产生大家共同交流的语言,白话由此应运而生。
白话童谣传承人向孩子们传授白话童谣
白话童谣的基本内容
白话童谣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第一,形式多样。不仅和诗歌一样,有三言、五言和七言诗,而且与诗歌相比更为丰富,它还有四言开头的句式,如《蚂蚁多多》。第二,功能多样。首先是锻炼作用,配合动作,锻炼儿童的肢体,如有专门练习儿童手指的白话童谣,如《点虫虫》;其次是教化作用,白话童谣中有大量传播美德的内容。第三,题材多样。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白话童谣的题材,如《月光光》《萝卜头》等作品。第四,内涵深刻。白话童谣大都是由母亲吟唱给儿童,旧社会的妇女会借此抒发对生活的不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如《鸡公仔尾弯弯》。
白话童谣的代表性传承人
1.万立仁,男,1942年8月出生,能唱500多首白话童谣,积累了丰富的白话童谣资料。并到广西艺术学院、南宁市秀安路小学传授白话童谣,迄今已教授学生40多人。为了更好地传承?;ず托谆巴?,他创作了白话童谣表演作品《听奶奶讲南宁古仔》,从而推动了白话童谣的传承,增强了白话童谣的影响力。
南宁市秀安路小学的学生在学习白话童谣
2.刘子林,男,1942年11月生,能唱400多首白话童谣,积累了丰富的白话童谣资料。20世纪50年代开始宣传白话童谣,如《除四害》《齐心合力打败美国鬼》等为当时的南宁小学生传唱。刘子林在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同时教授白话童谣,有学生10多人。
白话童谣的主要特征及重要价值
(一)白话童谣的主要特征
1.语言平白易懂,声韵自然活泼。白话童谣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对象为婴幼儿童,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童谣要平白易懂。白话童谣十分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是因为唯有强调音韵之美,强调音乐性,孩子才能郎朗上口地吟诵。
2.想象奇特幽默,情意俏皮有趣。富有幽默感是白话童谣的重要内容。白话童谣是针对孩子创作的口传文学,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语言俏皮,富有意趣。
3.句式短小生动。句式有三言、五言和七言诗,而且与诗歌相比,更为丰富,它还有四言开头的句式,也有只是两句歌词反复来唱的,从它的效果来看这一艺术形式的童谣就很容易被接受。
4.富有本土性和地域性。白话童谣是白话地区特有的民间口头文学,反映了白话地区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白话人的意识心态。
(二)白话童谣的重要价值
1.学术价值
(1)对挖掘、?;ず痛辛肽系厍岣欢嗖实拿窦湮难Ь哂兄匾募壑怠4永?、人文、艺术价值等方面看,它具有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意义。
(2)对于研究中国民间童谣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以分析出中国童谣的分布发展状况,促进童谣的弘扬和发展。
(3)对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内容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共同的思想,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古朴的艺术风格,浸透着一定的文化因素。
2.实用价值
(1)具有社会教化的重要意义。
(2)对促进民族融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白话童谣是民族文化互动的载体,具有了民族间相互和谐的价值。
(3)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