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6——2025-10-12大事记 
· 2025-10-12
12日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动员机关党员志愿者5000余人次,分段分批投入150余千米的邕江沿岸灾后清淤与环境整治工作。

10月12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动员机关党员志愿者开展邕江沿岸灾后清淤与环境整治工作(吴潇 摄)
同日 北大桥交通闸、民生广场交通闸等沿江交通闸重新开启。标志着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退水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月12日,民生广场交通闸开闸(宋延康 摄)
同日 市教育局主办、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办的2025年南宁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在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市130所中小学校(校区)的680支队伍1260名选手参赛。此次竞赛分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组别,设置Enjoy AI、超级轨迹赛、编程无人机、优创未来、自动驾驶、智能博物、创意智造7个前沿项目,各项目分组别设立一、二、三等奖,优胜队伍将代表南宁市参加广西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

10月12日,由市教育局主办、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办的2025年南宁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在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图为选手们在比赛中交流技术(李营 摄)
· 2025-10-11
11日 市发展改革委与天津、杭州、石家庄、昆明、??凇⒐?个城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共同签署《关于推动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跨区域协同的合作协议》。该协议以交通运输领域为试点,构建“信息共享、材料互认、结果互用”的新型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机制,解决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多地跑、往返跑”的难题。
同日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人社局到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就业政策“入园进企”活动,向12家企业代表宣传介绍就业政策。
同日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黄中贤带队到隆安县指导督促洪水退水阶段重点工作。
同日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维超到横州市指导督促抗洪救灾工作。
同日 南宁市印发《南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明确,到2027年,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做到高水平构建法治化、规范化、精准化法规政策体系,高标准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平台网站矩阵,高质量推进清单化、场景化、案例化工作场景开发,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爱信”良好社会氛围,深化“信用南宁”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日 枫林社区嵌入式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揭牌运营。该中心位于青秀区南湖街道枫林社区升禾绿城世界小区,由枫林社区与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合作共建,以“健康服务进社区”为核心,聚焦全人群健康需求,提供“防治康养”全生命周期服务。

10月11日,枫林社区嵌入式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揭牌运营。图为小区居民体验监测、雾化、中药泡浴等项目(叶子榕 摄)
同日 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广西站——广西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暨“火热青春·就在南宁”2026届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活动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现场417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吸引40余所高校1.5万名毕业生入场求职。本次双选会是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广西站的首场秋季大型双选会。
· 2025-10-10
10日 安能集团首次在广西启用动力舟桥参与南宁市邕江北大桥右侧堤坝加固,成功破解陆地作业面受限难题。

10月10日,安能集团首次在广西启用动力舟桥参与南宁市邕江北大桥右侧堤坝加固。图为救援人员使用动力舟桥填堵渗水点(梁枫 摄)
同日 2025年全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南宁分会场在凤岭北路东延高速公路(南宁东高环至黎塘段)项目现场举行。该项目是南宁市贯彻落实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环,是连接南宁核心区与东部区域的重要快速通道。
· 2025-10-09
9日 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洪峰通过南宁城区河段。郁江南宁水文站出现75.90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2.90米。
· 2025-10-08
8日 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二期扩容升级工程在武鸣区正式投运。

10月8日,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二期扩容工程在武鸣区正式投运。图为该电站俯瞰全景(梁磊 摄)
同日 截至当日,为应对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南宁市对18座跨江桥梁开展监测防御工作,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共出动巡查人员190人次,投入车辆52车次,备好水马140个、锥筒295个、爆闪灯48个、警示带32卷、导向牌8套、荷载加载车16台。
· 2025-10-07
7日 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召开郁江洪水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就“郁江2号”洪水防御任务进行全面部署。
· 2025-10-06
6日 “一湾明月共潮生”第五届跨国中秋晚会在南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晚会以“月满中秋话团圆”为主题,延续“共庆佳节、共享团圆、共寄相思”的宗旨,深度融合AI、AR等前沿科技与传统人文艺术,汇聚歌曲、舞蹈、器乐、杂技等艺术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10月6日,“一湾明月共潮生”第五届跨国中秋晚会在南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图为合唱节目《月亮代表我的心》(叶子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