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首个“中国医师节” 展大美医师风采
- 来源 : 南宁日报
- 作者 : 李静/文 周志访 唐胜海/图
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师者,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2017年11月, 国务院通过了国家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为“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我国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
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 8月17日晚,南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南宁电视台8号演播厅举行了南宁市卫生计生系统“敬佑生命 邕爱无疆”庆祝首个医师节晚会。
开场诗朗诵《永恒的誓言》。
晚会关注南宁市卫生计生系统整个医生群体,邀请多位平时坐在诊室里、站在手术台前、奔波在医务工作一线的白衣天使来到晚会现场,为大家讲述那四方手术台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再现诊疗中危急抢救时刻等环节,彰显医务工作人员无私奉献、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精神品格。
大医至善——有希望就不轻言放弃
“我想爸爸,妈妈也想爸爸,可是妈妈说了,爸爸去非洲是为了救更多更多的人,等爸爸把非洲的病人治好了,他就会回来了?!蓖砘嵯殖?,援非医疗队员何二宁的女儿果果天真无邪的话语戳中了观众的泪点。
何二宁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目前作为我市第二十批援尼日尔医疗队队员在非洲执行任务。当地医疗设施简陋、药品奇缺、环境恶劣,援非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为非洲人民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曾两次援非的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钟日胜也在晚会上讲述了援非的故事。钟日胜曾在非洲两次感染疟疾、一次感染登革热,没有家人的陪伴,独自忍受着病痛折磨,他为此消瘦了十多斤。“正因为我到过非洲,了解非洲缺医少药的状况,知道那里是多么需要我们?!敝尤帐に?,如果说第一次参加医疗队是抱着增长见识的心态,那么第二次来到非洲是因为心中多了一份责任,也是出于一个医生的职责。
访谈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钟日胜。
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工作,特别是与传染病有关的工作,都逃不开一个词——职业暴露。医生护士同样是血肉之躯,也会感染各种疾病,他们在救助病人的同时必须想办法?;ず米约?。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外科主任邓建宁就曾在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的过程中不小心被手术刀划伤。邓建宁说:“我们也会害怕。但是有希望就不轻言放弃,艾滋病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我们要科学防护,为健康南宁保驾护航?!?/span>
晚会上,医师们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展现了全市医者忠诚、担当、敬业、奉献的职业信仰,日复一日执着于对生命守护的坚定信念;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岗位虽然平凡,却默默地塑造着闪光的人生。
市妇幼医疗团队讲述救治危重孕产妇的故事。
家人通过现场连线向援尼日尔医疗队队员表达节日祝福。
爱如阳光——有了理解和信任再苦再累也值得
舞蹈《心灯》演绎医务人员救治精神疾病患者的感人故事。
晚会现场唱响卫生计生系统医师节主题曲《医路有你》。
2015年9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杨修凯到邕宁区百济镇任新平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杨修凯和工作队员及村委干部们的努力下,新平村修建了19.43公里的“致富路”,金柑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合作社种植养殖方兴未艾,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虽然从一名“白富美”变成了“黑红美”,可是杨修凯并不后悔,“这两年多的驻村经历是我人生中最难得、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时间虽然不长,但终身受益?!?/span>
业精于专,德厚于山。我市的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扎根基层,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市卫计委驻马山县扶贫医疗队的队员们经常下到村屯,挨家挨户为贫困户看病,日晒雨淋是常有的事情。最远的村有30公里远,车程1—2小时,一天最多只能跑2—3个村。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年轻医生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第一例新生光疗等技术创新,成功救治了一名被山火烧伤背部和臀部,创面反复感染数月未愈合的病人。医疗队队长杜伟说:“因为我们是一名医者,我们心中有爱,哪怕再小的举动,也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有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派驻上林县塘隆村第一书记孙一博把“健康扶贫,与民同行”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是他的自勉,也是他对全村4975名乡亲的承诺。
医者有德,大爱无疆。这个爱体现在他们用精湛医术给无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体现在他们旧伤复发时依然坚持在手术台上;体现在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坚守在抗灾防疫的最前线;体现在他们心系老百姓,积极普及医学知识,举办医学讲堂;体现在他们不怕艰苦扎根村镇发光发热……一个个爱的故事在晚会上讲述,一股股暖流在现场流淌。热烈的掌声在演播厅内一次次响起,这是由感动引发的掌声,也是对医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大认可。
不忘初心——在从医道路上继续前行
情景剧《誓言》表达医务人员守护生命的决心。
韦立富是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嫡传弟子,作为朱琏针灸的第一代传人,他不仅继承了精髓,还在全面继承朱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挥,研发出了中西医结合、以中枢神经系统为基础开展的针灸诊疗,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虽然韦老已经79岁的高龄,可是他依然每天坚持坐诊,每天接诊50余人,并为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出诊,经常加班加点为慕名而来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患者治疗?!肮疑枇⒘艘绞?,我非常激动。这是社会对我们的认可,这是党和国家重视医疗工作的具体体现?!蔽だ纤?,“虽然我年纪大了,可我是一名医生,医者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我会继续坚持为患者看病,同时多培养中医人才,让祖国的传统医疗技术发扬光大?!?/span>
黄道存是南宁市中医医院的老中医,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成为南宁市中医行业的楷模。老先生辞世,儿子黄干诚、女儿黄晓霞接过了老先生的接力棒,继承其衣钵,继续传承发扬祖国医学。如今黄道存之曾孙黄俊强也跟随爷爷黄干诚在医院学医,每天随祖父看诊抄方,以承其衣钵,以中医之智,勇立杏林。
名老中医黄干诚老先生介绍几代行医故事。
在南宁,有一群群像韦立富、黄家祖孙这样的医生,坚守着最初的梦想,通过精湛的医技,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信任。
晚会后,市二医院医务部的江山坦言,自己对“医师”这个职业的理解更深了,在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责任?!耙绞诘纳枇⒍杂谝轿窆ぷ髡叨?,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激励,它将鼓励我在从医这条路上加倍钻研,更好地为病人服务?!?/span>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南宁市专业化紧缺人才培养重点计划项目,加大了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截至2017年底,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6.6万人,其中医师队伍达到3.7万人。市卫计委负责人说,下一步市卫计委将继续加强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