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免费全国空降app下载,600快餐2个小时qq,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
走进邕城,
为您展开山清水秀的城市画卷

十天内自动登录

X

请输入用户名

6-16位字符,可包含数字、字母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已阅读 《南宁数字方志馆用户协议》

X
X

60s后重新发送

X

恭喜您,密码修改成功

请牢记您所设置的新密码,4s 秒后自动跳转到平台首页

X
?
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政专题 > 制定细致翔实规划 打造生态智慧片区
返回列表

制定细致翔实规划 打造生态智慧片区

三塘片区是南宁市未来具有优良发展前景的区域。对三塘片区进行成片综合开发,把产业发展、生产生活、科研条件提升和生态环境?;び谢岷掀鹄?,将三塘片区建设成为具有现代生态田园风格的都市区,以及产业升级、环境宜居、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创新示范区,助力南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初,为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的批示精神,推进三塘片区综合开发,南宁市及时组织和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体设计团队,开展《南宁市三塘-五塘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概规》)、《南宁市三塘镇总体规划(2014—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以及《南宁市三塘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工作。那么,三塘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多方协作,定位现代生态田园智慧城

2014728日,自治区住建厅召开《总规》审批的厅际联席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总规》方案;201412月,《总规》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南宁市亦于20152月批复《概规》。

《控规》于20141031日召开中期规划成果专家评审会?;岷螅犊毓妗烦晒欢贤晟?,持续将海绵城市”“三规合一等新理念及《南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南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及技术导则》等相关内容融入规划体系。今年71日,南宁市召开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2015年第六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控规》。会后,设计单位根据专家、部门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提交成果上报市人民政府。

那么,新三塘片区将辐射多少人口呢?根据规划,三塘片区的范围为总体规划中三塘镇镇区范围(不含九曲湾园区),总用地面积为47.4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为34.1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为34万人。据了解,新三塘片区将被定位为现代生态田园智慧城,规划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宜商、宜工、宜居、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现代生态田园都市。同时,片区将利用旅游与其他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集游览、娱乐、观光和游憩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基地,并激发地区发展能级,使其成为汇聚资本、人才、资源于一体的智慧型高端产业基地。

此外,新三塘片区建成后,将成为具备管理运营高效、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都市型服务基地,以及坚持以人为本,产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链条完善、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高地。

三塘镇规划定位

五大策略,有的放矢实现目标构想

新三塘片区的规划,非常重视基地现状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等特点,结合三塘五塘片区国际化田园生态智慧城的打造,根据三塘镇区的规划性质以及建设现代生态田园都市功能区的三塘镇定位,确定主要从生态、空间、交通、人文、管理等五个方面入手,对重要系统进行研究,有的放矢地实现新区建设的目标构想。

规划的整体构想,将按照生态策略、空间策略、交通策略、人文策略以及管理策略等5个方面进行构思。其中,生态策略要求,整个片区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打造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同时,建设田园之城,构建低碳的山水城市??占洳呗越嫌玫毓δ埽橥攀椒⒄?,并加强产城融合,以建立基础设施紧凑、功能复合的智慧型社区。此外,建立与滨水开发空间网络紧密联系的城市公共空间。交通策略则要求,新三塘片区要构建多模式复合型的绿色交通网络,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建立智慧型城市交通体系,同时注重在慢行交通的连续性和亲水性上。在人文策略中,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引导原居民生活平稳良性发展,以及挖掘和传承文化元素,体现城市特有的个性与风貌则受到重视。在管理上,为构建有效反馈机制,片区中的地块控制将采用多要素复合体系管理,同时要求城市特别公共委员会和公众参与到整个体系的管理当中。

可以说,整个新三塘片区规划布局结构十分合理。首先,由于三塘镇规划充分利用区域良好的山水图底肌理关系,合理地布局各类功能分区和用地,通过河网、路网的相互交织,将生态渗透入镇区内,使其在保证城镇结构整体性、合理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将城镇中的地方特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构成有机的、生态的布局结构。其次,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七区”的空间形态。“一心”,指依托南宁火车东站的交通枢纽优势,积极融入火车东站经济圈,区域联动形成的南宁市东北部商业中心;“两轴”,分别是沿火车东站往北延伸的商业轴和昆仑大道形成的“十”字形城镇发展轴;“七区”,则围绕城镇发展轴形成各具职能特色的分区,西片区结合原自治区2万亩国有土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区域内原有的科研单位零散用地进行整合、转换,依托十里花卉长廊发展,形成以田园生态为主导的集居住、高端服务、娱乐康体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规划区中部依托火车东站往北延伸的商业轴带,形成以商务、金融、贸易、交流为主的商旅休闲区;南部主要布局新兴产业园,以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四塘片区重点发展生态居住和教育技术培训基地。

先进体系,保障舒适生活新环境

为使新三塘片区拥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规划还对片区的控制体系进行了详细规划。诸如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体系、绿地景观系、市政公用设施、海绵城市规划等,均被列入规划日程中。

在新三塘片区规划中,多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便是其中第一项。多级,即片区级和社区级,使其形成层次分明的服务网络体系。片区级,即为三塘镇区域服务的综合型设施,包括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社会福利机构等;社区级则内设置社区管理机构、综合百货食品店、社区卫生诊所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服设施。同时,片区内的道路交通将注重区域路网的统筹协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注重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与城市道路的接驳,形成“两横三纵”的区域路网络结构。在绿地建设上,片区将依托规划区内三塘河、四塘河、松柏水库及延安水库等天然水系的独特优势,充分结合现状地形、水系及周边环境特征进行系统布局,将不同的绿地空间联成整体,创建完善的绿地系统。

为提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原则,规划遵循区域统筹规划与协调,避免低效、低水平建设和重复建设。其次,推进综合管廊规划与建设,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结合海绵城市设想与三塘镇实际情况,规划以系统提升和改善三塘镇生态人居品质为目标,加强城市雨水径流源头控制和城市降雨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控制指标,并提出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建议,并通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指导性指标的设施优化组合,满足控制目标要求。

结合三塘片区整体开发建设条件,规划还综合考虑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建筑容量、建筑类型、城市景观以及交通影响评价等因素,将开发控制强度划分为三个层次:低强度开发区、中强度开发区、高强度开发区,对开发强度从区域上进行总体控制。在城市风貌规划中,规划总体上考虑与片区内各水体以及外围自然山体等自然景观,与中心城区、火车东站片区等周边区域人文景观相呼应和协调,重点设计商业中心、城镇发展主轴、滨水等重点地段的公共空间,强化昆仑大道及规划4路的沿街景观以及沿河的滨水景观界面,结合“显山露水,田园城市”的城市建设理念,使城市融于自然之中,形成特点鲜明、空间序列突出、与外部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山水城市”意象。